時間:2012-07-24 05:02 瀏覽: 次 責任編輯:深圳裝修專家
案例一:私下簽約賺黑錢
不與公司簽約,而與所謂專家私下約定,多數是騙局。專家提醒,很多裝飾公司故意讓員工干“私活”,其實是故意“唱雙簧”騙錢。
市民章先生在某裝飾公司咨詢時,碰上了一位令他滿意的設計師,這位設計師說,和他個人簽協議,保證能干好,而且價格還比這家公司優惠20%以上。于是,他就與設計師私下簽訂了施工合同。但施工中在質量、工期等方面都出了很多問題,而且由于是與設計師私下約定,因此投訴到哪兒也沒人管,章先生只好自認倒霉。
專家建議家裝消費者,在裝飾公司進行實地測量之后,公司會將設計圖以及一張詳盡的報價單交給消費者。消費者首先要看設計是否符合實用要求進行修改,然后請設計師詳細解釋設計方案。其次,仔細考察報價單中每一單項的價格和用量是否合理。最后,對可要可不要的家裝項目要大膽去除,否則消費者等于花錢買了“雞肋”。消費者還可請教第三方公正的內行或監理公司事后核查,然后再結清家裝款。
案例二:免費設計做誘餌
市民孫先生夫婦結婚10年后購買了第二套住房,他們的第一套住房當時并沒有請設計師設計,一直以來都覺得不舒適,因此,他們決心要找個優秀的設計師為其設計新居。不料,免費家裝設計讓他哭笑不得。
據孫先生投訴,他一個月前去了很多裝飾公司后發現,這些公司基本都是一樣的模式,即打著“設計不收費”的招牌,設計師詢問了家庭基本情況,就從電腦里打印一個效果圖出來,看上去似曾相識,如果再想讓他出個詳細的設計圖,就要追加量房費。裝飾公司稱,開工后,以此費用折抵工程款。這就迫使消費者不得不與該公司簽約。
案例三:謊報施工工程量
市民林先生投訴,裝飾公司的工程量令人生疑,宣稱工程量有獨特的計算方式。據調查,部分家裝人員在測量和設計時,有意多報、謊報,加大工程量。他們常常故意在預算中多報施工面積,以獲得更高的利潤。一些裝飾公司故意將墻壁涂料多層計算,聲稱刷幾遍涂料就要翻幾番計算,類似行為都是欺詐消費者。
案例四:推薦材料拿回扣
有些裝飾公司或設計師和一些建材商有協議:只要設計師在設計中使用了他們的材料,最后由建材商給裝飾公司或設計師返款。
市民汪女士投訴自己的家裝材料價格太離譜,經調查,裝飾公司選用的材料“水分”大,這家材料商回扣高。專家提醒,一些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,有意使用這些有回扣的材料。即使有其他價格比較便宜、裝飾效果更好的裝飾材料,設計師在設計中也不會采用。例如在一份家裝設計中,設計師要使用價格昂貴的進口石材,其實同種花色的國產石材不僅是最好的,而且只有進口石材的三分之一。結果消費者僅在這一項中,就多花了數千元。
案例五:家裝也有“大處方”
柳先生在家裝結束結賬時發現,差不多比合同約定的金額多了一半。他找來專業監理人員審查后發現,裝飾公司做了許多手腳。
據柳先生投訴,僅室內增加的布線一項,家裝工程就用去電線180多米,這些電線可以在屋內繞上3圈了。專家調查發現,此類裝修實際上可以走直線,家裝人員卻借口美觀實用,采用直角繞行。柳先生書房的鐳射照明燈裝了8盞,屬于典型的浪費。
深圳辦公室裝修—打造深圳辦公室裝修第一品牌——標榜裝飾裝飾
深圳標榜裝飾:專業承接深圳辦公室裝修,深圳寫字樓裝修,別墅裝修,深圳店鋪裝修,廠房裝修,歡迎咨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