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:2012-02-22 05:56 瀏覽: 次 責任編輯:深圳裝修專家
停暖后,春季裝修旺季將正式開始。據北京市消協公布的統計表明,2004年消費者對房屋裝修及建材類投訴持續升溫,投訴總數同比增長了45.2%。據悉,這些年來,以前的裝修游擊隊大多經過注冊成為正規裝飾公司了,但他們的裝修質量和管理水平并不能短期內提高。初試裝修的小兩口又多無閑暇參與到整個裝修過程中,如何規避家裝風險和家裝陷阱就更加讓他們關注。
不規范操作導致裝修投訴
去年本市家裝糾紛中因工程轉包、工人與公司的糾紛殃及消費者、設計師“切”走工程的“陷阱”仍是投訴熱點。
案例1.接活轉給包工隊出現糾紛難解決
劉小姐請某裝修公司給自家的新房裝修,將200多平方米的房子包清工輔料付給裝飾公司近4萬元錢。入住后的一天夜里,只聽“嘩啦嘩啦”幾聲脆響,劉小姐家衛生間一側正面墻壁上的瓷磚都掉了下來,碎瓷片散落一地。后幾經交涉,裝修公司道出了實情,劉小姐家的工程轉包給了某施工隊,返工和賠償都該找那個工長,公司不管。
據悉,北京部分中小家裝公司沒有固定施工隊伍,接到施工業務就轉給包工隊,按工程總價的20%至30%收取管理費,有的雖然有固定施工隊伍,但在裝修旺季,也按這樣的方式轉包。在轉包過程中施工管理跟不上,質量難保證。
案例2.工人與公司的糾紛殃及消費者
鄭先生在京城某建材家裝市場里與一家裝飾公司簽訂了裝修合同,本該由裝飾公司蓋合同章,客戶簽字認可,再由所在市場對合同進行審查,最后蓋市場認證章生效。該公司為了逃避給市場的合同認證費,以給客戶降低總價為由勸他不蓋認證章,鄭先生同意了。
后來,由于該公司內部管理不善,造成工人與公司之間發生矛盾,據說是工人拿不到工資,就采取了極端的解決方式——破壞在施工地,鄭先生家貼好的瓷磚被砸壞,電路被剪斷,木格窗、暖氣片被鋸斷,已購買的部分、飾品等被盜走,給鄭先生家造成了重大的經濟損失。那家裝修公司也偷偷撤出了市場。鄭先生找到市場的投訴部,可合同沒蓋市場的認證章,市場無法認可。
案例3.工程被裝飾公司設計師“切”走
前幾天一個朋友“簽了一個很正規的裝修合同,可是還是在施工當中出現了問題”。再仔細一問才知道,這個工程并不是一家正規的裝飾公司做的。原來,朋友到這個裝飾公司咨詢,設計師講,“和他個人簽協議,保證能干好!算是雙方交個朋友。”他們就成交了。本來以為沒問題,可沒有想到的是從進度到質量出了大問題。朋友面臨的問題是另請人重干,或者多花時間在工地“監工”。
深圳裝修公司-深圳標榜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室內設計、預算、施工、材料、售后服務于一體的專業化裝飾設計工程公司,是擁有獨立注冊服務商標的深圳裝飾公司。自成立以來,我們以誠信、求實、創新的企業精神,熱忱服務于廣大客戶。
本文源于:深圳裝飾公司 若有轉載,請注明出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