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:2012-10-13 05:05 瀏覽: 次 責任編輯:深圳裝修專家
跟隨“裸婚”潮流,最近家居市場出現了“裸賣”。乍一聽,這種新鮮賣法確實讓人耳目一新。據媒體報道,家居“裸賣”主要是將產品“解剖”開來,讓消費者有直觀的感受。
其實,早在幾年前,就有沙發、床墊商家,將產品內部的彈簧或填充料等拆出來單獨展示。如今,“裸賣”風也延伸到不同的領域。如東鵬在展廳專門展示了剖開的馬桶;TOTO則制造了半邊透明的馬桶,直觀地展示馬桶的沖水效果。
商家“裸賣”的目的很明顯,就是讓消費者相信出售的產品是好東西,而不是假冒偽劣。有業內人士認為,家居行業的“裸賣”風盛行是一種好現象,是“公開透明”的做法。但仔細想想,家居行業之所以出現“裸賣”風,還是因為這個行業潛規則盛行,魚龍混雜,不少消費者在購買家居產品上吃過虧上過當,對很多家居產品已經產生了不信任感。
譬如前一段時間消費者購買的“實木”茶幾,剖開后里面卻填充的是紙狀物,消費者怒將茶幾砸爛。再之前的“填充物”馬桶等都是如出一轍,金玉其外,敗絮并沒有“裸”出來,這是“赤裸裸”的欺騙。
挽回消費者的信任感,并不是“裸一裸”就能解決的。在信息不對稱的時候,即使全“裸”,消費者也會看不懂這“別樣的風景”。消費者需要的很簡單,你介紹的產品和我要買的產品是同一種東西。臺上“裸”的是趙飛燕,臺下到手的是鐘無艷,任誰都難以接受。
所以,裸賣還是不裸賣不重要,裸的與賣的是同一個,才最重要。